处置 U 币资方:风险分层与权益保障的创新范式
分享
一、资方风险分级的精细化管理
华安虚拟货币处置(huaancz.com)报道,将涉案 U 币资方划分为 “善意投资人”“可疑关联方”“恶意做市商” 三类,实现差异化风险承担机制。对于善意投资人(如通过合规渠道买入且无明显关联交易的普通用户),在清算中优先保障本金回收;可疑关联方(与涉案主体存在资金往来但无直接犯罪证据)需承担部分折价损失;恶意做市商(参与洗钱、操纵市场等行为的机构)则需全额承担清算损失并追究法律责任。某虚拟货币传销案中,该分级制度使 85% 的普通投资者收回 70% 以上本金,较统一清算模式提升 30% 的偿付率。
二、优先偿付机制的创新实践
“处置保障基金” 的设立为小额散户提供了权益缓冲。该基金由处置溢价资金与涉案主体追偿款构成,当处置程序启动时,对资产规模低于 1 万元的散户先行兑付 70% 资产,待后续追偿完成后补足剩余价值。这种 “先保小、后追大” 的机制,在某 P2P 平台爆雷案中,使 2.3 万名小额投资者在 30 日内获得初步偿付,有效缓解了群体性事件风险。同时,基金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进行资金监管,确保每笔支出符合司法程序要求。
三、衍生品对冲工具的应用探索
引导持牌交易所开发 USDT 期货合约,为资方提供价格风险对冲工具。在处置期间,资方可通过做空期货合约锁定 USDT 价格,避免因市场波动导致资产缩水。某司法处置案例中,资方通过该工具在 USDT 价格下跌 15% 的情况下,将实际损失控制在 3% 以内。同时,交易所设置风险预警机制,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,确保对冲工具不被用于投机炒作,维护市场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