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NEWS

罚没的虚拟币如何处理:司法处置的 “全流程规范”

分享

罚没的虚拟币作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的战利品,其处置流程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与资产利用效率。从扣押到变现,每个环节都需遵循合法、公开、透明原则,同时应对虚拟币的技术特性与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。

扣押与保管是罚没虚拟币处置的第一关。司法机关会对涉案虚拟币进行链上冻结,即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相关钱包地址的转账功能,防止资产转移。保管环节则采用冷存储模式,将私钥存储在离线硬件设备中,由专人看管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。部分地区还引入了第三方托管机制,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负责资产保管,降低司法机关的技术风险。

评估定价是处置的核心环节。由于虚拟币价格实时波动,司法机关会委托专业评估机构,以处置基准日的市场均价为基础,结合币种流通量、市场活跃度等因素确定评估价。对于流动性较差的小众币种,评估机构会采用成本法收益法进行估值,确保价格公允。例如,某法院在处置罚没的山寨币时,参考其发行成本与历史交易数据,最终确定的评估价得到了控辩双方的认可。

处置方式则根据虚拟币的性质与数量灵活选择。对于主流币种(如比特币、以太坊),多采用公开拍卖,通过线上平台吸引竞买人,溢价部分上缴国库;对于涉案金额较小或流动性差的币种,可采用定向划转,返还给受害人或捐赠给公益机构;对于无实际价值的空气币,则依法予以销毁,避免流入市场造成混乱。

从流程规范到技术保障,罚没虚拟币的处置正在形成一套完整的司法链条,既维护了法律权威,也实现了资产的有效利用,为新型涉案资产的处置提供了重要参考。